一、基本情況
本月,市網絡問政平臺共收到網民來信1180件(領導信箱81件,部門信箱436件,縣區信箱663件)。其中:投訴類803件,占68.05%;咨詢類269件,占22.82%;建議類100件,占8.47%;表揚類8件,占0.66%。受理信件較多的縣(市、區)有陽春市(317件)、陽東區(164件)和陽西縣(132件);市直單位信件較多的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49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43件)、市公安局(38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37件)和市教育局(29件)。本月共回復信件1161件,回復率為98.39%;按時回復信件1089件,按時回復率為92.29%。
本月全市政務微博共發出博文1157條。發布博文較多的縣(市、區)有陽東區(185條)、陽春市(167條)和江城區(88條);發布博文較多的市直單位有市氣象局(125條)、陽江日報社(85條)、市公安局(72條)、市中級法院(55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50條)和陽江廣播電視臺(33條)。
二、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及處理情況
(一)網民來信咨詢韓山師范學院陽西函授點負責人金聲猛在2016年招生時承諾報名就讀韓山師范學院3年學雜費全免,現在發放畢業證了,卻以畢業證要挾,要全部學員補交錄取費、電子注冊費、學歷認證費400元,試卷費190元。不交者不能領取畢業證。請問收費合理嗎?
市教育局調查清楚后作出回復:陽江市江城區一通教育培訓中心于2016年組織了本市一批在職教師(共204人)參加全國成人高考,報讀成人教育本科函授,老師們的考前輔導和報名手續均由該中心負責組織。為提高大家報讀的積極性,該中心提出“每人先預收400元報名相關費用,可獲得每人第一、二學年學費優惠20%,第三年優惠350元”的優惠條件,預收的400元用于該中心代辦代交學員的成人高考報名費120元/人、學歷認證費180元/人、考前電子建檔、組織專員代填報志愿、照相曬相及輔導資料費100元/人等。在學員就讀成人教育函授的三年中,該中心履行承諾,嚴格執行經物價局核定的就讀學校韓山師范學院的學費標準,并落實了每位學員獲得第一、二學年學費優惠20%,第三年優惠350元的承諾。因入學時大部分學員已經交納了400元考前報名相關費用,但仍有個別學員至今未交,目前多數學員已經按時畢業,該中心為收齊已經代交過的費用,因此通過班級管理群發送信息要求未交清費用的學員補交,該費用是該中心已代學員交付的“成人高考報名費、學歷認證費、考前電子建檔、組織專員代填報志愿、照相曬相及輔導資料費等”,不是網友提出的“錄取費、電子注冊費、試卷費”。因有少數老師在報名時對該中心的招生宣傳有些誤解,認為報讀成人教育函授一切學雜費全免,就讀后不需繳交任何費用。為妥善解決該問題,陽西縣教育局要求該中心采取以下措施:1、耐心向學員作出解釋和說明,爭取學員的理解,消除學員的誤解。2、 嚴格按照承諾,給予學員最后一年學費優惠350元,例如小學教育專業原學費2700元/年,入學前已交齊報名認證等由該中心代交的相關費用的學員學費只交2350元/年,3、個別未繳清報名認證等費用的學員在繳清后仍給予只交2350元/年的優惠,該中心將發放由學員所就讀學校提供的規范收費票據作為學員報銷憑證。4、對該中心由于本屆學員的認證離截至時間比較緊迫,在網上加急認證的省內畢業證多收的100元/人,電大、省外畢業證多收的45元/人,予以退還。
(二)網民來信咨詢陽江市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供房的條件怎樣?每月預繳住房公積金1290多元,最高可貸多少?還款方式怎樣?每月需還多少?可否直接從住房公積金存折里扣?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答復如下:根據《陽江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抵押貸款辦法》第五條:“職工個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需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及有效的身份證明,且在陽江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2、按期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一年;3、有穩定的職業和經濟收入,且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4、購買或建造自住住房;5、提供的抵押物符合抵押登記要求;6、法律、法規、規章或政策規定應具備的其它條件。”的規定,您每月繳存住房公積金1290元,個人最高貸款額度20萬元,夫妻雙方同時申請貸款最高額度30萬元。還貸方式有等本息和等本金兩種,由您自己決定。因您未決定還貸方式、貸款年限,現在不能測算每月需還多少本息。到時與銀行簽訂合同時再向有關業務員了解相關情況。目前陽江市未能從住房公積金賬戶里直接扣款償還房貸。
(三)網民來信咨詢關于民辦幼兒園提前開學收費問題:1 、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陽江市是否有規定幼兒園的開學和放假時間?如果有,請問具體是幾月幾號,這規定適用于民辦幼兒園嗎? 2、如果民辦幼兒園提前開學,要按日收取提前開學的費用,家長是否有選擇權,決定不提前開學?3、如果家長想在這學期結束前一個月停課,那民辦幼兒園是否會退費?具體可以退哪些費用?
市教育局回復如下:根據《陽江市教育局關于印發<陽江市2018—2019學年全日制義務教育學校校歷>的通知》,幼兒園開學和放假時間可參照義務教育校歷執行(2018-2019年第二學期開學時間:于2月18日,放假時間:7月7日),幼兒園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根據《廣東省物價局 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細則》和《廣東省物價局 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民辦幼兒園收費備案的實施細則》的通知精神,幼兒園采取按學期收取保教費的,每個學期按5個月計算。幼兒因請假、轉學、退學、插班等原因學期內累計在園時間不滿10天(含10天,以工作日計算,下同)的,幼兒園按保教費繳費額的80%退還;超過10天但未滿30天的,按保教費繳費額的50%退還;超過30天但不滿50天的,按保教費繳費額的30%退還,超過50天的,不退還所繳保教費。 采取按月收取的,學期與假期交叉月份,保教費執行學期內標準。由于放假、請假、轉學、退學、插班等原因幼兒當月在園天數不足4天(含4天)的,按保教費繳費額的80%退還;超過4天但不足當月法定工作日數一半(含一半。向下取整天數,下同)的,按保教費繳費額的50%退還;超過當月法定工作日數一半的,不退還所繳保教費。因園方原因造成停課的,幼兒園應按實際天數退還保教費。
三、存在問題
一是存在超時未回復信件。本月超時未回復信件的縣(市、區)有江城區(1件)和海陵區(1件);市直部門有市紀委(監察委)(1件)、市委政法委(1件)、市委宣傳部(1件)和市應急管理局(1件)。二是還有部分單位開通微博但沒有發布博文。本月沒有發布博文的單位有市委宣傳部、市直屬機關工委、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業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審計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殘聯、市機關事務局、市委市府接待處、市郵政管理局、市委黨校、市公安消防局、市社科聯、市衛生監督所、國家統計局陽江調查隊、市煙草專賣局、陽江農墾局、陽江海事局、中國電信陽江分公司、中國移動陽江分公司、中國聯通陽江分公司和廣東粵運朗日股份有限公司。
網絡問政信息統計表(2月1日00∶00—28日23∶59)
序號 |
受理單位和領導 |
信箱 |
發微博數 |
||
信件總數 |
未處理數量 |
回復數量 |
|||
1 |
市委 |
11 |
0 |
11 |
6 |
2 |
市人大常委會 |
5 |
0 |
5 |
0 |
3 |
市政府 |
29 |
0 |
29 |
0 |
4 |
市政協 |
0 |
0 |
0 |
0 |
5 |
市紀委(監察委) |
21 |
1 |
20 |
0 |
6 |
焦蘭生 |
26 |
0 |
26 |
- |
7 |
溫湛濱 |
30 |
0 |
30 |
- |
8 |
黎澤林 |
3 |
0 |
3 |
- |
9 |
王光圣 |
6 |
0 |
6 |
- |
10 |
陳績 |
1 |
0 |
1 |
- |
11 |
陳然 |
1 |
0 |
1 |
- |
12 |
吳定 |
0 |
0 |
0 |
- |
13 |
李孟志 |
0 |
0 |
0 |
- |
14 |
馮松柏 |
5 |
0 |
5 |
- |
15 |
梁進海 |
7 |
0 |
7 |
- |
16 |
程鳳英 |
2 |
0 |
2 |
- |
17 |
張磊 |
0 |
0 |
0 |
- |
18 |
江城區 |
37 |
1 |
36 |
88 |
19 |
陽東區 |
164 |
3 |
161 |
185 |
20 |
陽春市 |
317 |
0 |
317 |
167 |
21 |
陽西縣 |
132 |
0 |
132 |
30 |
22 |
海陵區 |
9 |
8 |
1 |
3 |
23 |
高新區 |
4 |
1 |
3 |
13 |
24 |
市委辦 |
11 |
0 |
11 |
1 |
25 |
市人大辦 |
1 |
0 |
1 |
0 |
26 |
市府辦 |
2 |
0 |
2 |
6 |
27 |
市政協辦 |
0 |
0 |
0 |
0 |
28 |
市委組織部 |
0 |
0 |
0 |
3 |
29 |
市委宣傳部 |
1 |
1 |
0 |
0 |
30 |
市委政法委 |
1 |
1 |
0 |
- |
31 |
市直屬機關工委 |
0 |
0 |
0 |
0 |
32 |
市信訪局 |
5 |
1 |
4 |
- |
33 |
市發展和改革局 |
12 |
0 |
12 |
0 |
34 |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0 |
0 |
0 |
0 |
35 |
市教育局 |
29 |
0 |
29 |
0 |
36 |
市科學技術局 |
1 |
0 |
1 |
23 |
37 |
市民族宗教局 |
1 |
0 |
1 |
- |
38 |
市公安局 |
38 |
0 |
38 |
72 |
39 |
市民政局 |
6 |
0 |
6 |
3 |
40 |
市司法局 |
1 |
0 |
1 |
8 |
41 |
市財政局 |
2 |
0 |
2 |
16 |
42 |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37 |
0 |
37 |
0 |
43 |
市自然資源局 |
10 |
0 |
10 |
- |
44 |
市生態環境局 |
17 |
1 |
16 |
0 |
45 |
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局 |
43 |
0 |
43 |
50 |
46 |
市交通運輸局 |
15 |
0 |
15 |
5 |
47 |
市公路局 |
3 |
0 |
3 |
4 |
48 |
市水務局 |
9 |
0 |
9 |
5 |
49 |
市農業農村局 |
8 |
0 |
8 |
5 |
50 |
市林業局 |
0 |
0 |
0 |
0 |
51 |
市商務局 |
1 |
0 |
1 |
2 |
52 |
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
3 |
0 |
3 |
0 |
53 |
市衛生健康局 |
10 |
0 |
10 |
23 |
54 |
市審計局 |
0 |
0 |
0 |
0 |
55 |
市應急管理局 |
2 |
1 |
1 |
0 |
56 |
市統計局 |
2 |
0 |
2 |
9 |
57 |
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
49 |
0 |
49 |
5 |
58 |
市中級法院 |
5 |
0 |
5 |
55 |
59 |
市檢察院 |
2 |
0 |
2 |
3 |
60 |
市總工會 |
2 |
0 |
2 |
2 |
61 |
團市委 |
0 |
0 |
0 |
1 |
62 |
市婦聯 |
1 |
0 |
1 |
15 |
63 |
市殘聯 |
0 |
0 |
0 |
0 |
64 |
市紅十字會 |
0 |
0 |
0 |
3 |
65 |
陽江日報社 |
2 |
0 |
2 |
85 |
66 |
市機關事務局 |
0 |
0 |
0 |
0 |
67 |
陽江廣播電視臺 |
0 |
0 |
0 |
33 |
68 |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
2 |
0 |
2 |
3 |
69 |
市供銷社 |
0 |
0 |
0 |
- |
70 |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
0 |
0 |
0 |
16 |
71 |
市委市府接待處 |
0 |
0 |
0 |
0 |
72 |
市檔案局 |
0 |
0 |
0 |
5 |
73 |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
1 |
0 |
1 |
- |
74 |
市稅務局 |
4 |
0 |
4 |
- |
75 |
陽江供電局 |
0 |
0 |
0 |
4 |
76 |
市郵政管理局 |
0 |
0 |
0 |
0 |
77 |
陽江市郵政分公司 |
1 |
0 |
1 |
- |
78 |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12 |
0 |
12 |
17 |
79 |
市委統戰部 |
0 |
0 |
0 |
10 |
80 |
市委政研室 |
0 |
0 |
0 |
6 |
81 |
市委編辦 |
0 |
0 |
0 |
2 |
82 |
市委老干部局 |
0 |
0 |
0 |
2 |
83 |
市委黨校 |
0 |
0 |
0 |
0 |
84 |
市工商聯 |
1 |
0 |
1 |
5 |
85 |
市公安邊防局 |
0 |
0 |
0 |
- |
86 |
市公安消防局 |
0 |
0 |
0 |
0 |
87 |
陽江邊檢站 |
0 |
0 |
0 |
- |
88 |
市社科聯 |
0 |
0 |
0 |
0 |
89 |
市疾控中心 |
0 |
0 |
0 |
9 |
90 |
市衛生監督所 |
0 |
0 |
0 |
0 |
91 |
國家統計局陽江調查隊 |
0 |
0 |
0 |
0 |
92 |
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
5 |
0 |
5 |
2 |
93 |
陽江市漠陽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
0 |
0 |
0 |
8 |
94 |
陽江鹽業總公司 |
0 |
0 |
0 |
6 |
95 |
市煙草專賣局 |
0 |
0 |
0 |
0 |
96 |
人行陽江市中心支行 |
1 |
0 |
1 |
- |
97 |
陽江農墾局 |
0 |
0 |
0 |
0 |
98 |
市氣象局 |
0 |
0 |
0 |
125 |
99 |
陽江海事局 |
0 |
0 |
0 |
0 |
100 |
陽江航道事務中心 |
0 |
0 |
0 |
8 |
101 |
中國電信陽江分公司 |
1 |
0 |
1 |
0 |
102 |
中國移動陽江分公司 |
6 |
0 |
6 |
0 |
103 |
中國聯通陽江分公司 |
1 |
0 |
1 |
0 |
104 |
廣東粵運朗日股份有限公司 |
3 |
0 |
3 |
0 |
合計 |
1180 |
19 |
1161 |
1157 |
呈報:蘭生、湛濱、澤林、光圣同志;
分送:市網絡問政工作領導小組正副組長、辦公室正副主任;
各縣(市、區)、市直各有關單位。
版權所有?廣東省陽江市人民政府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05062564號-1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